小區裏有個家長,對自己的孩子看得十分緊,怕孩子磕了碰了,很少帶孩子出門。活動範圍最大就是在自己家門口的一段路,為了讓孩子在家玩得更開心,家長在自己家裏放了一個幼兒滑滑梯。
小孩子的活動範圍就在自己的家裏,有一次孩子的奶奶帶他出門,我家的孩子顛顛地跑過去了,帶著這個小妹妹在小區花園瘋玩。小朋友一開始很不習慣,但是很快就和其他小朋友玩在一起了。
過了一會,小朋友的媽媽回來了,立刻就帶著自己的孩子回家了,說什麽都不讓孩子出門。過了一段時間,小朋友的奶奶邀請我的孩子上門,小朋友才有機會和其他小朋友玩。孩子奶奶說:“囡囡太膽小了,她媽媽看的太緊了,都不讓她出門,她自己也不愛出門,小小年紀,不太好,膽子小,一嚇就哭。”
有的家長認為孩子就應該在泥土裏長大,孩子越頑皮,越在外界打滾,免疫力就更強大;但是也有的家長認為,孩子年紀太小太脆弱,沒有家長的看護到處跑是一件很危險的事情,所以把孩子關在家裏,不讓孩子出去外麵玩,連滑滑梯都要在家裏備一個,因為家裏更幹淨,更安全。
魚缸法則:讓孩子在更大的空間發展
我就是一個喜歡讓孩子盡情享受樂趣的家長,家裏的環境就這麽點大,孩子還是要出去外麵玩玩好,對於外界的了解更多,孩子的心理發展會更好。
這就是魚缸法則:環境限製了人的發展,當孩子的生活環境更廣闊的時候,他們的成長速度和成就就會更好。
更大的環境意味著孩子要接受更高的挑戰,在隔壁家的孩子隻能在家裏玩小小的滑滑梯的時候,我家的小孩已經把周圍小區公園裏的遊樂設施都玩了個遍了。
讓孩子在更大的範圍內玩耍不僅僅是為了開拓眼界,更重要的是,讓孩子在不同的環境下鍛煉自己的各方麵能力。
孩子的身體素質會更好,孩子的身體不僅在活動中更加強健,還會因為要適應各種生活環境抵抗力更強。肌肉和體力明顯比不出門的孩子要好,更不容易生病。
孩子的社交能力會更好,去不同的地方認識不同的朋友,能夠鍛煉孩子的社交能力,不同的性格的孩子我家的小孩都能和他們玩在一起,如果是鄰居家的孩子害怕會占上風。有良好的社交關係,孩子會提高對自己的評價,更有自信。
孩子的內心會比較抗外界的風險改變。當孩子的見識比較多的時候,他們的內心會更穩定,不會因為一點風吹草鬆就害怕,並且,他們會更勇於挑戰困難,不會給困難讓步。
舒適區不擴大,孩子就不能成長
武誌紅老師曾說:“榴莲视频官网每個人的成長過程,都是舒適區在不斷擴大的過程。”
有人說,榴莲免费视频這一生的成長其實就是自己的舒適區在不斷擴大的表現。小時候,榴莲视频无限次观看的舒適區就是在媽媽的懷抱,隨著榴莲免费视频的自主能力進一步地發展,榴莲视频官网的舒適區漸漸在擴大。
而囡囡的媽媽禁止孩子外出的行為就是在阻礙孩子的發展,孩子已經有了走出外界的能力,但是家長的阻止讓孩子的舒適區停止擴大了。
這會讓孩子在外界活動中沒有安全感。
囡囡的媽媽是不同意孩子出門的,所以孩子沒有出門的經驗,有幾次出門的經驗完全依賴自己的奶奶,而爸爸媽媽是囡囡最重要的安全感來源,如果家長沒有帶孩子外出的經驗,那麽孩子就會覺得外出沒有安全感,於是討厭出門。
孩子的社交會有困難。
當孩子沒有機會出門的時候,和同齡人的交往就會比較少,社交技巧沒有辦法得到鍛煉,並且,和同齡人的交往是孩子在心理發展的時候很重要的一個階段。社交需求包括對友誼、愛情以及隸屬關係的需求。和朋友交往是人的社會需要,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社交需求一定會出現,家長不讓孩子出門是在減少孩子滿足自己需求的機會。
心理脆弱的孩子通常也是沒有機會得到鍛煉的孩子。囡囡的抗外界風險的能力是比較差的,陌生人的靠近和聲音的變化會讓這個小女孩陷入驚慌中,這很明顯是因為孩子很少有機會到外麵鍛煉自己抗風險的能力。很多人會說,這樣的孩子太脆弱,其實是孩子對變化不熟悉,甚至因為在家裏呆的時間太久了,對外界環境的變化產生了抵觸。
成長需要擴大舒適區
孩子成長的過程中不可能是一帆風順的,很多家長認為在自己有生之年能護自己的孩子一會是一會,這也就導致了很多“媽寶”的出現。根據成長和舒適區的理論,媽寶的成人,舒適區沒有擴大,在他們成長的過程中,舒適區始終是在媽媽的關懷之下。
所以他們在與人交往的時候,更多地依賴自己的媽媽,希望媽媽能給自己做決定,自己能夠永遠地活在媽媽的庇佑之下。
這是一種固著。固著指的是,在人的成長過程中,由於有一件事情沒有完成所以他們的心理永遠地停留在了那裏。而走不出舒適區就是很多長不大的孩子沒有完成的一件事情:他們沒有成功地離開自己的家庭生活過,沒有獨自一人抵抗風險的能力。所以他們的心理停留在了那個離不開媽媽的寶寶上。
結語:
車爾尼雪夫斯基說:“我願獨立自主和照自己的意思過生活;凡是我自己需要的,我欣然接受,我不需要的,我就決不希求。”
孩子的成長最終是要離開家長的關懷的,抗風險能力是要孩子自己主動接觸發展的,讓孩子生活在自己精心設置的安全島對孩子的成長沒有益處。孩子需要向外走,在一個更廣袤的環境中鍛煉自己的能力,他們才能夠發展得更好。